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403):2024年第29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过西施故里

汪舒生(安徽)

绿荫滩头四五家,千秋碧照傍溪斜。

展开全文

一从范蠡登舟后,不叫女儿来浣纱。

李明科:首句“绿荫”在,次句“碧照”则重复,不若“几间竹舍”可感。转结虚写,构思新奇,内蕴丰赡,令人深思。“登舟”,表意不准确,可改为“一从范蠡轻舟远”。

刘鲁宁:曲笔写实,寄意深沉。咏史佳作。

桂林印象

戴炳南(福建)

山入桂林不解平,一峰突兀一峰迎。

游人环绕倚天柱,只在如来掌上行。

刘鲁宁:结句当然使人想起了如来的五指山。人于其中,贴切得很。

沈利斌:“山入桂林不解平”便是作者的“桂林印象”,后三句便从此句展开。“一峰突兀一峰迎”是对“不解平”的具象化描写,凸显出山峰的奇特错落。“游人环绕倚天柱”以游人的视角写山之高,而“只在如来掌上行”更是奇思妙想,将山的起伏绵延比作如来手掌,使桂林山水愈加显得神奇和超凡脱俗。

窗 外

田幸云(湖北)

昨夜春风起,梅红柳眼青。

钟鸣何处寺,敲落一天星。

李明科:春晨之景,先色后声,颇有生趣。春风唤起梅柳,以色渲染;寺钟敲落晨星,以声点缀。起承明丽,转结空灵。然两者似不甚谐。

葡 萄

汤杰军(广东)

结与青藤伴,抟成串串珠。

为贪日光浴,晒出紫皮肤。

李明科:咏物之诗,当有寄托,体物言情,外咏物而内托志也。结句构思颇新巧,为好句,惜就葡萄而葡萄,未有寄托,故诗格不高。

故乡老镇

翟成明(安徽)

古树盘虬盖,旧垣啼暗虫。

老街青石板,曾卧小顽童。

李明科:古树、旧垣,状镇之老。转结石板卧顽童之意象,景鲜活,情亲切。次句因追求对偶而显生涩,不若“虫吟垣草中”。

青海仲夏

卢贤德(青海)

伏天无溽暑,镇日爽如秋。

林密千山暗,农闲百事幽。

青烟迷远渚,野鸟唱平畴。

不必劳车马,家园足胜游。

李明科:首联统领全篇,一否定,一肯定,青海仲夏之清爽明矣。中两联乃首联之具体者,诸般景致,使人颇有凉意,唯“农闲”句与主旨有隔。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高考揭榜日过荷塘

蒋昌典(湖南)

万顷田田碧,新荷送暗香。

参差朱笔举,争点状元郎。

刘鲁宁:此时此景,严丝合缝。

摇摇椅(新韵)

董延慧(黑龙江)

这边摆罢那边摇,不倒全凭技艺高。

切莫说谁根脚稳,平衡永远是赢招。

刘鲁宁:明咏暗讽,比兴自然。

题百丈漈瀑布

何阳义(重庆)

十万惊雷声不消,飞珠塌玉走狂潮。

老仙误认山为海,放出青天龙一条。

刘鲁宁:起承力足。转结并未力竭,而是轻巧一宕,大写意,大好!

海棠山暑日

王聪颖(辽宁)

几点荫凉树影筛,休闲看我对崖阶。

花喧不许松声起,风噪全教鸟语埋。

暑气来时勤闭户,清词吟罢屡萦怀。

禅床小睡眠将熟,梦里云山岂有涯。

刘鲁宁:通篇抓住一个闲字。有实有虚,见机巧,见心机。轻松写意。这样的生活,谁不向往?!

股民叹

杨逸明(上海)

国增财富世无伦,红利谁分到股民。

羊被薅毛难改弱,篮空打水未离贫。

忽颁新策心燃火,猛跌低洼泪湿巾。

解放不求求解套,本金捞出得翻身。

刘鲁宁:看似戏笔,却笔笔点中穴道。

过祁连冰沟河即兴

陈为瑽(江苏)

直上冰川去,溪声出断崖。

正疑春不到,路转见林花。

陈引奭:五绝,起承转合于二十字中,偶得俏趣之致,自需妙手。

萧山印象

张志坚(上海)

萧山倾慕久,小住更钟情。

鹭睡兰花雅,舟移莲叶轻。

听钟先照寺,读史越王城。

最爱湘湖水,平平仄仄平。

陈引奭:诗,雅正,平和,偶出奇句,比湖波于平仄,当是能手。

庭 竹

贾建明(四川)

长耳层层墙外伸,钓竿挂满绿丝巾。

暑天怜那时人苦,急把清风送四邻。

陈引奭:比竹叶如长耳,此般意象,当是巧思,亦生诙谐,于暑热中生出些凉意。但他人模仿,便堕阿修罗道。

小巷遇雨

严玉胜(安徽)

小巷深深笼暮霭,伞花朵朵过桥来。

那年初夏一场雨,懵懂青春被打开。

陈引奭:三十年前旧梦,若般记忆曾经。从那个时代过来者,或许会有这样一段青春记忆。

访百丈漈

章雪芳(浙江)

野径苔芜亦可寻,泼天碎碧上衣襟。

怜君虽有凌云势,一线白波三处心。

陈引奭:诗,能云入古,能出自心,能见机心,已然入道。

己亥重阳前一日鼓山书院终评续写浙东唐诗之路应征作品

尚佐文(浙江)

重阳节近此登临,不为题糕为简金。

屐印已从门外杳,山容只向卷中寻。

纷呈珠玉堪怡目,细辨锱铢颇费心。

诗路迢遥长续写,前贤何患少知音。

陈引奭:将自心入诗心,天然浑化,非老笔深雄者不能为之。

水龙吟·贺叶嘉莹先生百岁华诞步叶先生大韵

蔡瑞义(香港)

海棠昂首迎风,恭王府邸春光媚。半含朝雨,一襟晚照,霓裳仙妹。彩蝶翻飞,黄鹂娇语,白云心系。念南开黉舍,京畿闾巷,花争俏,春风里。

耿耿丹心照世。托婵娟、乡心长寄。讲台三尺。箴言千句,诗词弘志。悟道修身,殚精报国,功名难计。喜河清海晏,九州逢春,舜天晴霁。

陈引奭:花争俏,春风里,的是诗眼。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水调歌头·与友游浙东冰川大龙谷

池健(浙江)

风送梅雨远,夏日访冰川。诸多崖嶂,入眸高峻袅云烟。古木凌空横卧,隐约飞流喷雪,幽谷玉声绵。婆娑弄林影,气象幻千千。

龙潭深,斤丝绝,碧无边。虬藤当道,难阻杖策勇争先。谁管汗流浃背,更藐陡阶弯径,何惧僻还偏。皆喜上坡路,登顶仰青天。

陈引奭:喘息之声尽入词章,是为其所力践深心者。

喝火令·晨饮

王力(内蒙古)

梦后三分醒,杯中一半愁。自将酸酒润枯喉。风雨骤然消减,迷雾漫重楼。

忍忆朝云散,同观碧海流。小舟犹敢向潮头。往矣声喧,往矣气清遒。往矣那般飞动,醉笔湿双眸。

陈引奭:中酒如斯,数声往矣,奈此情深?

初六夜新月

安全东(四川)

新月如眉斜未安,天风来去暮云残。

料知今夜神仙境,比似人间应不寒。

沈利斌:首句“如眉”二字喻新月之形,此喻虽常见,但在此处既显新月纤细柔美,又寓初升之态,实在贴切。“斜未安”三字极为传神,生动捕捉新月尚未完全升定之姿,赋予灵动之感。三四两句,由“神仙境”转到“人间”,而读者自能从“不寒”联想到“寒”,颇有深意。

故 宫

郭蕙(河南)

御道勾联五百春,红墙黄瓦绝嚣尘。

重门紫阙深深院,囚过天家数代人。

沈利斌:此诗以“囚过天家数代人”独特视角,打破此类主题常见的赞颂写法。此作胜在结句,运用“反衬”手法,将故宫的辉煌与“天家数代人”的囚禁相对比,表现了历史的无常和“天家”的悲哀。“囚”字用得极为精妙。

野 钓

胡炳龙(安徽)

一径幽深林鸟藏,光风日气散泥香。

归闲遂作濠梁乐,坐钓蒲芦野水旁。

沈利斌:此诗得“幽深”二字之妙,寓情于景,光风日气,坐钓之乐,颇具隐逸之旨。

二月龙马河

李景慧(山东)

荠花老后野葱香,柳线斜斜青泛黄。

铁椅闲亭人歇处,双凫滑过暖阳光。

沈利斌:此诗写景生动,意境恬然。首句“荠花老后野葱香”,以时序更迭中的自然之味,体现“物候之趣”。尾句“双凫滑过暖阳光”的“滑”字轻盈灵动,得自然天成之妙。

偶 吟

尹成华(宣城)

思与不思皆不能,一愁未去一愁增。

时光更比愁还厚,剥落一层还一层。

沈利斌:此诗中的重字运用颇具妙处。“思”与“不”的重复,强调了内心的纠结与无奈。“一”字的多次出现,如“一愁未去一愁增”“剥落一层还一层”,突出了“愁”的源源不断和“时光”的层层堆叠。“时光”与“愁”相比,便知“时光”另有深层之意,读者所感或不相同,但剥之难尽,当是人人如此,而沧桑之意也在结语中产生,语尽意未尽也。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长幼为序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李明科 笔名梅斋,安徽蚌埠人。蚌埠市诗词学会会长,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刘鲁宁 网名老刘茶舍。《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策划委员,上海诗词学会常务理事。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陈引奭 现供职临海市博物馆。《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评论委员。近年出版有个人文集《簏中的散叶》《问边集》,编撰出版《钱王铁券摹册》,策划并主持编辑《笔底湖山——临海》《阿拉尔丛书》(5卷本),参编《临海揽要》与《临海丛书》,策划编辑《中华经典诗文读本》。

每周试玉(398)|嘉宾【李明科 刘鲁宁 陈引奭 沈利斌】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年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自辑有《月影轩诗词》。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