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揭秘!金融机构如何点燃碳中和进程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会于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举行,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在凤凰网财经的全程报道中,双碳问题再次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碳中和:困局与破局”圆桌讨论环节,周小川、易纲等多位嘉宾就碳中和进程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周小川揭秘!金融机构如何点燃碳中和进程

世界各国在对节能减排所采取的措施上存在一定分歧。一些国家倾向于采用非价格型的政策措施,而另一些国家则倾向于使用“价格型工具”。如何能够最有效地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周小川看来,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方式应该与具体目标的协调相关。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工具选择。“一些政府和企业并不是把碳排放放到最高优先级,我们暂时也不可能让所有的组织包括政府在内,都把二氧化碳排放当做最优先的目标。碳中和的进程中实际是多目标的,这种情况下需要协调各种目标和它所用的工具,协调在理论上可能会有最优解,我们要寻找一种最优的协调。”

他进一步表示,“在碳中和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同的群组会强调不同的方面,因为不同群组注重的目标不一样,手里的工具也不一样。”因此,周小川建议,在思维上需要有一个多目标优化的框架来解决问题,“如果只强调一个单一目标,比如低通货膨胀,是一种做法,如果在低通货膨胀的同时还想要促进经济增长,还要保持金融稳定,就需要在这些目标和它所设计的工具之间寻找一个优化的协调。”周小川还特别举例说明了这一观点。

另外,周小川指出,价格型工具并不仅限于二氧化碳价格本身,还包括税收、补贴、免费碳配额的发放等。而且,价格型工具和非价格型工具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可以通过在多目标中设定不同的权数来找到最优价格,以协调不同目标找到最优解。

周小川在讨论中还提到了金融机构在碳中和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他表示,金融机构如果只是做到自身的低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在投资、信贷等金融活动中坚持低碳原则,“要看金融活动所支持的对象是不是在向零碳前进,是不是有助于他们实现零碳发展,这是更为重要的事。”

最后,周小川指出,未来碳市场和碳市场所涉及的一些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督也非常重要,“这是金融界非常擅长的领域,金融界应该帮助把碳市场建设好、运行好,同时使碳市场给出的‘信号’能够使得碳中和进程中的多个目标和多种工具之间实现最优协调。”

这次圆桌讨论在探讨碳中和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并呼吁全球各界齐心协力,不断完善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评论